青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微信读书weixindush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在苦心布局和平衡势力中斗争了一年的粱帝,今天终于迎来了他来大梁后第二十六个生辰。这漫长的一年,让粱帝感觉他过去的二十五年,都多么幸福,他以前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虽然他也明白,为皇子,要说对皇位没有想过,是不可能的。只是有些孩子比如宁王,早早发现这非他能力所及也不是他所中意的领域,早早放了手。而别的年纪稍大点的皇子,景禹,景宣,景桓,已涉入这夺位之争。他将景宣景桓调入六部的一年里,他们是小动不断,虽然还没形成党派之争的局面,但据粱帝来看,这天总会到来。他只能尽力把好舵,想办法不让两个儿子走歪的同时好生教育景禹,手心手背都是肉,万一真要你死我活的局面,粱帝自觉承受不起。
这三个皇子中,景禹是一直以来被视为储君的对象,也贤名远播,因此成了漩涡中心。景宣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又被母族推着,成了世族支持的傀儡。景桓虽养在皇后膝下,但皇后所在的言氏一族并不会支持他,景桓只有自力更生,倒是过的最苦。
粱帝是既伤感又无奈,虽他早知以景宣景桓个性,只要能看到机会,一定会去争取。但他没想到他们真的智商如此不足,他们的娘也都很聪明的啊!他这明晃晃设了个套,让他们跳,他们竟然真的毫不犹豫跳了,简直气死他了。
一年来,通过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处政方法,许多聪明的大臣都意识到,粱帝这是要放权培养儿子了。但如此大规模的变动,想来不是看上了哪个,而是想要从诸皇子中挑选了。但皇帝意图刚显,大多数人都认为此时就挑明支持谁,还为时尚早。这一群大臣的观察性态度,就显的年后开始有点上蹿下跳的景宣和景桓异常突出。粱帝很心塞,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在家里嘲笑自己教子无方吧,幸好熊孩子目前只有两个。
今年的生辰,粱帝也应言皇后的请奏准许大办,这是一年里为数不多的能把所有孩子和后宫聚在一起吃饭时刻,他现在得时时刻刻提着心盯着这一批熊孩子和他们聪明的娘。
只是今年宸妃不在,宸妃林乐瑶出身军中世家林家,也是受世家教育长大的。她一直明白她孩子的身份,皇长子若不为帝,将来就算远遁江湖也有被未来皇帝猜忌的危险。但林乐瑶自己就是个单蠢的性子,武学造诣尚可,读书也算有所成,但对人对形势的分析,她是半点没学会,自然也就教不了她的孩子。幸而萧景禹有诸多老师教导,一切都好,就是这非白即黑、做事定按对错论出结果的观点,却是一直未改。
粱帝去年动渐大,宸妃也意识到似乎萧景禹并不完全让粱帝满意放心封储君。她又生气又难过,年前就避到山中道观清修去了,现在还未回来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想通,重整旗鼓回来襄助萧景禹。
上南苑里,鼓乐齐鸣,粱帝打着精神在应付宗亲朝臣后宫。今年的生辰宴上,少了林燮和晋阳,多了言阙言大侯爷,倒也让粱帝不觉得萧条。当然,言大侯爷是被我们不想独自受折磨的粱帝强迫来的。毕竟粱帝自己坐得高,只能看清人头和身形,并不能有什么用。而在人群集聚的时候,总会有些端倪显现,言候观察细致,能派上用场。
所以现在言阙正板着一张面瘫脸,用“台上那个人不但抢我媳妇还奴役我”的标准表情坐在文臣一列的前排。言侯爷脸色不好,自然也没什么人跑来套近乎,刚好给了言候广阔的视野来挨个观察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